孔子太极拳首页-书籍目录

人 贵 自 知

祖风

人们常言:"人贵自知之明",此话不难懂,自认有自知之明者,亦不泛其人。然自知有知之浅者,有知之大者。知己身之优劣长短,言之伪直妄实,行之恭过得失。此常人之知,知之浅也,不足以为贵。其知明德至善之理,知安身立命之所,知本未终始之先后,乃圣贤君子之知,方为大知,知之至也。有常人之知,不一定有君子之知,而得君子之知,必具常人之知。常人之知,知之末,杂陈私意,难免患得患失之虑。君子之知,知之本,廓然大公,故君子无入而不自得。 自知者,知己之良知良能。人能祛除私欲之流弊,复明其良知良能,止于至善之地,谓之克已复礼,明善复初。至善之地亦人道之极至。世间不能知其所止者,其必有忧患,必有恐惧,必有所颠倒痴谜,惶惶而心无所安,茫茫然生无所措。虽机敏雄辩、博学多文不能免,虽位高权倾、名闻显贵所不能去。天下万物莫不皆依其性而有止。诗云?"缗蛮黄鸟,止于丘隅。"孔子知止:有"朝闻道,夕死可矣"之叹。颜回知止:"一箪食,一瓢饮,居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。"文王知止:有"君子黄中通理,正位居体,美在其中,而畅于四肢,发于事业,美之至也。"之概。知此止者,断非古人夸夸其谈,泛泛之论,危言耸听。诚为悠悠华夏文明圣圣相传,代代相承之精髓至理,故凡明此理者为大人君子,行之于家者家齐,兴之于国者国兴。非知之切而止之实不能得其奥蕴。 自古理必学而后能知,知本方能达本。方能克除私蔽之偏,而充其忠恕,仁爱之心,达至善之地。我辈生为炎黄之后,即当继往圣而开来学,以明德知止为本始,君子务本,本立而后道生。不以贫贱为忧,不为富贵而骄,克已奉公,素其位而行,不越乎其外。不希高慕远,各尽其责,各守其位。吾闻君子以德为本,以财为末,无终食,造次,颠沛之间违仁止惟致是其知,止于至善而已。孟子充其恻隐之心,而仁不可胜用。"至大至刚,善养吾浩然之气,充塞于天地之间。"至大者:心量宽广,无所不容,无所不极。至刚者:坚韧刚毅,不为物蔽,不为私累,无可滞屈。世之有志于学者,即当时时戒慎恐惧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,敏于事而慎于言,去其偏而就其正,纯其心而养其性,由勉而行之达不勉而中,不思而得,从容中道。大丈夫之事毕矣,尽矣。 阳明先生曰:"良知之在人心,无间于圣愚,天下古今之所同也,世之君子,惟致其良知为务。"所以,良知良能之在于众人,无分贵贱、尊卑、良莠,居尊贵者,一毫无增,处卑贱者一丝不减。佛言,众生是佛。觉即众生是佛,迷即佛是众生。儒论众人皆可以尧舜。圣凡之分,止于一念。人具良知良能而不克私去蔽以复明之,为自暴自弃,非不能尔,是不为也。譬如:恻隐之心人皆有之,见孺子入于井而不援之以手,非不能,是不为也。羞恶之心人皆有之,处淫糜之所而不知避,非不能,是不为也。辞让之心人皆有之,乘车遇老弱病孕而不让,非不能,是不为也。是非之心人皆有之,有过而不知改,非不能,是不为也。孟子说?"恻隐、羞恶、辞让、是非人之四端,苟能充之,足以保四海,苟不充之,不足以事父母。"青年毛泽东就曾提出:"横尽虚空,山河大地,一无可恃,而可恃惟我。盖我即宇宙也,若除去我,即无宇宙,各我集合,而成宇宙。""人类之目的,在实现自我而已,同情他人,为他人谋幸福,非以为人,乃以为己,吾有此种爱人之心,即需完成之,如不完成,即是于充足生活有缺。"毛泽东一生简朴过人,好学自律,舍己从人,以天下为公。成就一代伟业,终而成人成己,彪炳史册。 从来舍己者成于己,利己者终失于己。仁者以财发身,不仁者以身发财。正所谓古之学者为己,今之学者为人。君子之学,惟求之于理,验之于心,止之于至善,己之独知之地,所求于内,自得其乐,非欲与人知,更非求于财色外物。故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。小人之学,以词章侈丽为功,以博学强辩为能,以名闻利养为务。所求于外,故惟欲见知于人。为人于财色二物透不过,其人实不足道,其文亦不可观矣。如今一些所谓学贯中西、著作等身的学者、文人、乐以声名自居,好以权威自封,自视饱学,于圣理妄加褒贬,然察其言实于真理之显明无些许之助益;观其行于已之良知良能实无半点之发明。故圣人之理日渐日迷,而功利之虚文愈繁愈杂。国民于理而茫然莫之其向。致我中华文明之国,礼仪之邦,反有不及于西方之国,徒具虚名尔。苟欲国之文明兴盛,舍我辈之士,更待其谁焉? 仁、义、礼、智人之四端,四端不启,民不可以为圣贤君子,礼、义、廉、耻、国之四维,四维不张,国不可称善治。诗云?"邦畿千里,维民所止。"民好仁而国安和,民好义而国无乱臣,民知耻而国有礼仪,民知是非而国无忧患,故四维张必在四端启,四端启必在致其知,一定之理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