孔子太極拳首頁-書籍目錄


生命理學


人與自然的關系?

什么是人與自然的關系?因為大自然能生萬物,人是其中的產物。為什么叫大自然?大自然是一個真空純至靜體,是個實體,育化萬源體之源。是所有形象的萬象之本。大自然就是這么一個真空實體。真空一大虛,真空一大實。為什么把真空說成是實呢?因為所有千變萬化有形象體的東西都相應在這個體上,在這個體上變化著,宇宙萬物一切都離不開這個源頭,這就是萬物之本源,萬物之母。老子說過,“無名天地之始,有名萬物之母” 。人,就是大自然的一個分子。這個真空體什么樣?它的形象是什么樣?這個萬物之母,無色無嗅,聽之弗聞,視之難見,真空非空。人的肉眼看不見,耳不能聞,稱為真空。其實這真空是一種妙有,人沒有覺察到這個有。要說這個東西之大,它是無限的。因為用數字無法計算,無限大無限小。沒有始終,來無所,去無依,沒有來去,沒有生滅,沒有始終,大自然就是這么一個整體,人是其中的一個產物。

這個自然的、至清至靜的真空體到了一定時間,靜到達極點的時候產生動,無極一動太極生。太極就不屬于至清至靜了,這也是一個氣體,混元氣體。混元氣有陰陽,有五行,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,里面存在著大氣,存在著物質,存在著氣體,存在著五行氣,這叫太極。無極生太極,這個氣經過若干年以后,太極就分了,靜到一定程度后,其輕者上升,這是天。重濁者下降,這是地。所以說天體是清,地體是凝的。在這個清靜體中,陽中有陰,不是純陽,陰中有陽,也不屬于純陰。天體屬陽,不屬于純陽,陽中有陰,陰氣下降,就是陰氣下降,地氣屬于濁體,屬于陰體。但不屬于純陰,它有陽,陽氣上升,咱們這個小天地就是大自然育化出來的。天地有了,天地匯合,萬物才結胎,結靈胎。其中人也是一個。這時的人在大地上育化而生,靠天地之靈氣育化而生,作為漫無邊界這個虛空來講,小天地只不過是滄海之一粟。因為這個體是無限大,無限小。這個地球上初生人的時候,人是裸體的什么都沒有,處于零的條件,萬無的條件,叫天天不語,叫地地不應。人區別于萬物的本質不同的地方,是人具備了一個妙覺,就是妙明的心,就是聰明的智慧,所以人為萬物之靈。人生成后對客觀世界有一種感覺,有一種反映,所以人能創造世界。天地初生的人,他跟天地的關系就是父子、母子關系。父天母地,他相依在其中,天覆地載,原始祖與天地這個自然有直接的聯系。既是天地所生,天地就是父母。父子、母子是直系的,所以他有一個正常敏感度非常高的妙覺來認識萬物。初生人沒有語言文字,但有一種反映的功能,佛家管它叫“應”,應萬物,萬物反映到這兒,它能應,又管它叫“意”。這是真意,無極生太極,人產生這個意的時候,也就是沒有把客觀事物反映到當中去時的意,是真意,這就是功能。如果沒有這個真意就不產生識。認識以后,它要分析要辨別產生意念,咱們就是要以這個意為本。所以過去古代人把這個真意叫什么呢?叫做神,叫做佛,叫做仙,叫做覺,叫做真常,后來又管它叫靈魂、真氣、靈氣,總而言之就是這個真實的東西,其名不一,本質就是一個,這就是人身的一個真智。因為天地生出來的人是一個幻化體、有限體。什么叫有限體呢?就是由無到有,原始祖經過天地的孕育,此謂天地生人。而后進化,由人生人,人在母體孕育,所以生出來的體是有限的,在自然中暫時存在只不過是短短的百年期,百年后變滅,永無影蹤,所以說是個暫存體,幻化身,是個假體。為什么要談這個呢?通過說這個,讓你認識真智,這真智是真的。這個體是一個氣體,也可以說是一個光體,這個氣和光不是咱們所理解的日、月、燈之光,這個光是一個妙有,非日、月、燈之明﹔這個氣非呼吸調息之氣,也不是大氣之氣,是真質的氣。這個氣的來源是哪里呢?就來源于真空純至靜這個體,直系分化出來的,跟自然界這個真空體直接聯系。所以《黃帝內經》才說:“天地有始終,此氣了無終始”。因為這個氣先于天地,所以才叫先天氣。沒有產生天地時的氣質是至清至靜的。這個氣分化在人體上管它叫真常、妙覺。佛、仙、神……就指這么個東西說的。

那么人身體的圖案設計由誰來做的呢?

就是自然這個真氣所化,所以叫幻化體。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真智,又叫真常。真常應物,它對物有反應,有感應,有什么東西馬上就知,所以又管它叫妙覺,人體的來源,它的根源就是源于這個。既然是幻,幻不能理解為真,這個幻是真之現,就是真氣現出一個形象來。真智是永遠不變的,所以才說:“三寸氣在千般用,一旦無常萬事休”。人要失掉這個真常就沒有了知覺,因為真常是人身主宰,主宰人身的一切功能是它,其他別的都是器官。比如調息之氣,是它的功能,四肢運動……都是它的功能,大腦思維是它的功能,不是大腦思維神經細胞的功能,它沒有這個功能,它是物質,是血肉合成的物質,不是真智,是個變化的東西,是泥土。人生百年之后質變就是土。但是使你人身有作用的這個東西是真常。所以人體全是活的,受真氣的主宰,才能產生杰作,它能思維,能辨別。就是這么一個真本,人的這個本是沒有生滅的。咱們談這個本,不像宗教所談的,而是從大自然的至極真理來談的,人這個氣是永遠存在的。因為它是真空,現代科學家對這個問題沒有研究徹底,求理的人應該理解這個,不理解怎么求真呢?怎么叫求真呢?這個真氣是不生不滅,永遠存在的,是永恆的。佛家也好,道家也好,把它叫遷遷不滅大覺仙,指的就這個,古代人對這個氣稱呼不同。宗教教條把這個東西說的神乎其神,妄用科學的道理來說,其實根本就不神秘。人這個體就是這個神和智所化出來的形體,所以具萬能,具萬形,知萬理,達萬物。人類的始祖通過他聰明的智慧和勞動的雙手創造世界,由零○的時代,萬無的情況下過渡到今天萬有的情況。所以要認識到人身有個真智,求真之本就是培養真智,不是練呼吸調息,四肢靈活運動,更不是去掉哪一塊病。人身之根本是練真智,所以叫本固枝榮、根深葉茂。《論語》說:“君子悟本,本立而后道生”。呼吸調息之氣哪算真氣呢?連大腦思維也不算。大腦思維之能源,才是真氣。所以原始祖對這個能源有認識。謂“人之初,性本善” 。人之初不是指小孩剛出生,是地球開始有人,性本善是因為沒有私欲,沒有習性,而且純,腦子特別好使。由萬無的條件下,零的條件下,過到有一二三四五,所以聰明蓋世,那是沒有人來維護吧。如果社會發展到今天,如果一個嬰兒生來以后,給他獨放荒郊野外,與世隔絕,在零的條件下,這個小孩非死不可,因為他自己沒有功能。但原始祖就能生活下來。所以萬事開頭難,為什么能生存下來?既然是天地靈氣就主宰著他,如果一個人創造出一種機器來他不會操作使用,說不出原理來,沒有這個道理。原始祖所以才做了這么部經書。但后人不識,不認的原因,也不怨后人,因為后人把始祖寫的東西給神乎其神了,而且把這些東西作為一己之私,作為成名成家的資本。人身上有個不變之智,就是這個東西,所以叫珍奇。拿客觀事物來比喻,咱們要站在大自然的角度觀察世界。對人來說,這是一個人海,是一個整體,不能分東洋人、西洋人,中國人、外國人,總稱人類、人海。為什么叫人海?如同海水一樣,包括今天降生的小孩,一百年之后,這個浪頭過去了,新的浪頭又起來了。人海老是這樣,滔滔不斷的變化。為什么人的質變就是土泥呢?死的人都變成泥土,如果不變質,那世界上還有地方嗎?

為什么要認識這個本?

認識這個本,你才能跟大自然直接聯系。因為人的心源于大自然,心通自然,心通必須理通,理通心通,人跟大自然同呼吸、共命運,所以才說萬物同體。都住在這個地球上,因為都是一個本。為什么管這個叫真氣?這個東西不變質。在客觀世界中,人活一世,鳥活一生,草活一秋。草活一秋時間短暫,但能待春來,人活一世能待來生,所以佛家管它叫輪回。因為人死了以后,這個氣的質是自然界真空的產物,它仍然在自然界的真空中存在著。這個氣育化成人身的時候謂之有,氣顯的時候就是人身。沒有人身了,隱的時候仍然在大自然中,什么能出乎大自然這個體呢?大自然包羅萬象,所以管它叫真常,真常不變就是這么個道理。人在人海是個整體,但人海這個整體是個體組成的,每個人都有獨立的思想,獨立的見解。總起來是海,分起來是水,人的真氣歸向大自然,總起來是一個真空,一個大體。分開來每人有一個獨立感覺,這叫妙有。如同海水一樣,大海水是整體,發出去分為萬,海水分成多少點也全是海水,范圍不小,質不變。所以要認識到人這個自然之本,他在自然界中生生息息永遠存在著,這就符合辯証法中物質不滅的定律,根本就沒有消滅。因為人受客觀世界局限性的限制,在一切事物中觀大、觀小、觀有、觀無,把人生謂之有,人死謂之無。如果這樣,就是說對人這個物質沒研究。人都知道,在父母未生你之前,這個社會沒有你﹔生以后,百年以后,這個地球上又少了你。如果單研究這些不就斷章取義了嗎?物有本末,事有始終,對吧?那這兩頭你為什么不研究呢?現在不敢接觸,一接觸就是神、就是鬼,把人引向迷信。這是自然之理,所以我們要敢于接觸它,敢于研究它,這是生命之中最應當做的事情。因為你研究透了它倒沒有事了,破除迷信,理至迷除。把這個道理講的非常清楚,理明透徹。把這個理講到至極的地步,人自然就不迷信了。就是人,就是仙,就是佛,人的氣質就是這個本,你還迷信誰去?廟的本質是磚、瓦、泥,是人把它修筑起來的。佛像是丹青畫的、雕刻的。人要想明理,知理達物,在這上求去根本就沒用。這不是迷信是什么?廟是為了不忘過去這些聖人給人留下的至極的真理。把人的幸福乃至一切都寄托在這上面是錯誤的。現在人把這個作為私己之用,所以求不出真理。一個大資本家他發下這么一個誓愿,如果我這買賣成了,我就重修廟宇,再塑金身,他哪里是求理啊?他為了發財。一個人干了虧心事上那兒禱告去了,千萬別叫我犯了案,完了我燒香許愿。他要聖人跟他同流合污。甚至有病不上醫院上那兒求去,它哪會看病呢?再說如果人的整個心要放在這上頭,這不是迷信是什么呢?

破除迷信

研究人的真本,這就是一種新鮮的事物。要相信人的氣是不滅的,現在還有好多人認識不到。所以《黃帝內經》叫它真氣,練成了叫金剛不壞身。為什么叫金剛,金者不變,金剛石是一種寶石,因它能割斷一切東西。所以叫金剛石,人這個性體屬于真空至靜體,遭不到任何破壞,什么東西能把一個真空至靜體給傷害了呢?說高溫多少度可以把真空燒化了,沒有的事。說低溫多少度把真空的氣給凍僵了,不可能。所以說管它叫金剛不壞身,入水不浸,入火不焚,刀砍斧剁不斷,雷打火燒不變,所以叫真智。每個人身上具備這么一個真智,叫真氣,都是平等的。賢不增、愚者不減,都一樣。為什么人有賢有愚?因為悟性不同,這個人悟了,那個人沒有悟,他沒有把這個作為第一等大事來悟,所以他不明白,并不是笨。在孔子時,都是草野村夫。因為相信人身上有個至知之本,本著這個修煉,對所有的客觀事物就能達到至知,達到大覺能通萬化,萬事變化不已,你就能知道。為什么人能至知呢?人有個至智之本,就是這個真氣、妙明心、妙覺,它能分析萬物,研究萬物,世界上所有萬能的機器,都是人心所產之物,是人的智慧的結晶,現在人走向高級社會,什么都研究,但沒有研究主持研究萬物的這個本,人的萬機之母并沒有研究。一個人在社會不管有多大能耐,什么你都知道,對于你自己的生死本末是怎么回事要是不知道,總是不完全的。所以生命探源,主要是研究這個本。神、聖、仙、佛、俗本來是一流、同流。不悟則迷。你要相信這個道理,你就能明。信是功德母,由信而行,由行而証,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。單純從書本上去下功夫不行,書本是知識的海洋,知識是前人總結的經驗,知識來自人的心。人的心是智慧的本,是智慧海,知識和書本是智慧海中流出的一滴水。你流一滴,他流一滴,點滴之水,匯成江河。心是萬聖之祖,所以人對真智要相信,為什么?什么事也得用它來剖析,比如“理解”二字,大家從知識上都懂,什么叫理解?比如一個人要旅行,他的東西特別多,這個事物擺在他眼前,他要想出一個辦法,想出一個道理來怎么把它弄走。這就要用你的思維來分析研究,這樣一弄又好拿又少占面積,你這個問題解決了,理也通了,實踐也証實了。

為什么要練心?

心是一切的種子,是萬聖之總綱。它能解除一切疑團,未知事物靠它來解。事物在心上好像云霧一樣,若解不開,心上老有一個疙瘩。所以要認覺為師就是這個道理。包括學功在內,你學功,誰的功真,誰的功假,什么是邪,什么是正,還得靠心來分辨。所以說練心不真何理真?練心不是真功什么是真功呢?不管什么東西都要用你覺悟來分析研究,這樣你得出的結論才是真的,別人說是真的不行,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,就要下一番功夫。功夫怎么下?就是用自己的思想去思改。千里之行一步功,就是要求理。求理的方法就是捫心自問,一個人坐在房子里,自己問自己,就把未知的東西給解了。為什么它能解?它是至知之所,你要想知道萬物,想知道所有的東西,它能知。為什么?它是至清至靜的氣,是那個本,所以能達到至知。運用你的思維對一事一物的追求,它能達到知。所以欲健身,先健心,因為心通萬法,所以認覺為師,練心就是萬功之源,從古到今說法都是為了一個心。靠自己來悟,靠自己自參自悟,你認識到人身之源,它是知止的所在地,你要想知道什么,想求什么理,找到知止的所在地了,才能知。咱們這個上丹田就是人的精神集中點,就是知止的所在地,知道這個止以后,到此為止,你就培養這棵苗, “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靜,靜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慮,慮而后能得。”松靜自然?不是你在那里渾身松下來自然了,假如一個人一天要做四件事,做成了三件,一件沒做成,這個人不松靜自然,因為他心里還想著一件事。如果一個人想做四件事,即便他受了好多折磨和挫折,渾身感到乏勞,但把事做完了,他往那一坐,這個人的精神就松靜自然了,這是真正的松靜自然。人要達到真靜的時候,就是人的真常二十四小時不動,這個人屬于空靜,不被物所轉,不被物所迷,二十四小時都是用他真常來應物。應物而不被物所轉,在是非中不被是非所迷,人要把這個本練好了,身體就健康了。自然變化這個道理,才能心通理通,因為自然化育這個本是什么呢?空而有,無而生,生而無,有而空,萬物生生息息在自然之中變化。空,是你求的,無,是你求的,這叫智,你要求生不求無,你就能達到真知,求空求無的這個本靠什么?靠你的妙明心機,你這個心,它通。因為它跟空、無是同一性,空若分化出來的東西,是母與子的關系,這是必然的,所以它能通理,能通無。社會上有的所說的走周天,把這個氣在人身上 轆,這叫走周天。古代聖人所說的這個氣,這是真正的周天,所以叫真氣。真氣什么樣?告訴你了,“放之則六合之外,卷之則退藏于密。”“仰之彌高,鑽之彌堅。”你看它大而無外,小而無內,往上看沒有頂,往下看沒有底,往前看沒有頭,往后看沒有尾。人的氣跟整個大自然一體,所以叫包羅萬象。因為人不覺,大覺人知。人這個氣什么樣呢?就是大而無所不包,細而無所不舉,天地日月,河海湖泊,一草一木都在人的如來心中包括了。人的氣就這么大,所以在體內走周天,走來走去,甚至能生出癰毒、癤子什么的。人的思想境界達到真常不動的時候,氣貫浩然,和自然融化成一體。

練這個真氣的方法是什么?

用什么方法能把它練好?孟子說:“清心莫善于寡欲。”因為它是至清至靜這么一個體。所有的客觀事物、煩惱、生氣、過喜、過憂都使它不自在,思維的障礙等于一塊大石頭一樣,但是人不覺。人的身體哪個地方不舒適,這也是個氣體,思維上哪想不通刺激它,它也不舒適,所以管它叫神氣,所以說神通廣大。這個精神要通達無礙了,返回到本來那個至清至靜的時候,才叫真氣從之,這與呼吸調息之氣沒關系。因為神主宰著氣,神就是氣,氣就是力,這是一個東西。神通則氣通,氣通則經絡通。一個人沒勁的時候,這東西能不能拿起來?他能拿起來,他得發揮神威,發揮神的威力。神的威力拿不起來?我不信。啐兩口唾沫一使勁就起來了,這就是真氣,它支配氣。人的意念,在五行中屬水,人要產生真智慧時,這個意念屬金。金者外剛而內柔,一產生意念金氣馬上就到,對方也是剛,但這是真剛,那是假剛。你把手指往石頭上戳,一戳它 的,它有一個意念的氣在里頭,所以說神者氣也,氣者力也。呼吸調息之氣也由它來主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