兌(卦五十八)
兌 亨。利貞。
初九 和兌,吉。
九二 孚兌,吉,悔亡。
六三 來兌,凶。
九四 商兌未寧,介疾有喜。
九五 孚于剝,有厲。
上六 引兌。
兌者,悅也。卦體二陽在下,一陰在上,虛于外而實于內,取象為澤,其德為悅,澤之為物,所以浸潤萬物,悅成萬物者,內悅外悅,自內而達外,由外以通內,內外相合,彼此無間,故謂兌。此悅于修道之卦,承上旅卦而來。旅者,以止行明,明不妄用,有志于道,而一切外物不得移之。夫志于道,悅于道者也。悅于道,即能行其道,是以兌有亨道也。然悅于道雖亨,尤利于貞,貞則利,而遂其悅,不貞則不利,而敗其悅,如卦象上兌下兌,六爻相并。下兌者,內悅也,上兌者,外悅也。內悅實則外悅亦實,內悅虛則外悅亦虛﹔實者悅之真,虛者悅之假﹔真者悅之久遠,假者悅之不長,利于貞者,正在于此。真正修道之人,不悅于聲色貨利,而悅于仁義道德,自有真悅,不務假悅,一步一趨,皆從身心性命上用工夫,悅于始自能全于終,悅而未有不亨,亨而未有不利者也。
初九,剛而居正,悅出自然,絕無勉強,是謂和兌。悅至于和,能大能小,不傷其剛,自致其吉。此剛而有守之悅也。
九二,誠實于中,內有主宰,悅于真而不悅假,一切虛幻之事,不得而動之,其吉在內,有何悔之不亡乎。此剛而得中之悅也。
六三,柔而不中不正,不悅于內,而悅于外,舍其真而逐于假,為修道之障礙,終于不能入道,其凶可知。此柔而務外之悅也。
九四,剛以柔用,擬之而后言,議之而后動,擬議以成其變化,是謂商兌。兌至于商,不敢順悅,戒慎恐懼,不寧于處,非禮不履,如得介疾,終必有喜而遂其悅矣。此剛而能柔之悅也。
九五,自滿自盈,能剛悅而不能柔悅,終必敗。剛而不悅,是孚于剝,必有厲矣。大凡天資聰明之人,全在虛心下氣,親近有道之士,方能受益。若挾貴挾才,喜奉承而惡直言,親小人而遠君子,過日增而善日減,惡漸長而德漸消,不厲而自致厲,所謂“如有周公之才之美,使驕且吝,其余不足觀也已。”此剛而自滿之悅也。
上六,悅之見外,巧言令色,人不悅而引人以悅之,此等之輩,無而為有,虛而為盈,不肯自思己錯,更將錯路教人,終于不能悅人,終于人不悅我。此柔而務外之悅也。
然則,悅有真假是非不同,吉凶悔吝不一,總以悅之得正為貴,正則亨,不正則不亨,修道者,可不以正而悅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