損(卦四十一)
損 有孚。元吉。無咎。可貞。利有攸往。曷之用二簋,可用享。
初九 巳事遄往,無咎,酌損之。
九二 利貞。征,凶。弗損,益之。
六三 三人行,則損一人,一人行,則得其友。
六四 損其疾,使遄有喜,無咎。
六五 或益之十朋之龜,弗克違,元吉。
上九 弗損益之,無咎,貞吉。利有攸往,得臣無家。
注:簋音軌 巳音以 遄音船
損者,減其有余也。卦德上艮止,下兌悅,有所悅而即止之,止其悅而無妄念。卦體二五,剛柔得中,虛實相應,剛而不至于躁,柔而不至于懦,減其有余,增其不足,故謂損。此損中有益之卦,承上蹇卦而來。蹇者,有險能止,后天中保先天之道。然欲保先天,非去后天不能。去后天者,行損道也。但損之為道,是不順其欲而止其欲,人多不能誠信于中,不能誠信,有始無終,不但不得吉,而且致其咎。若能誠信,則起念即真,信之于心,自能見之于行,不致吉而吉即在,不致咎而咎自無。雖然,信于損固吉,固無咎,尤貴于信之得正,損之得正。世間觀空守靜,忘物忘形,至死不變之輩,何嘗不是信于損,但信非所信,損非所損,有損無益,仍是不吉,仍是有咎。是以可貞于信,辨其是非,分其邪正,明于心而驗于事,有攸往而無不利矣。但有往之利,雖利于信之正,損之正,尤貴乎真履實踐,有始有終,若未到從容中道之地,而功不可歇,必須為道日損,為功日益,損之又損,益之又益,直至損無可損,益無可益,剛柔相應,內外合道,至善無惡,渾然天理,而損益之功,方無所用矣。故曰曷之用二簋,可用享。簋為虛圓之物,二簋即二五剛柔之中。剛柔歸中,剛中有柔,柔中有剛,剛柔如一,二五之精,妙合而凝,還原反本,聖胎有象,由是享自在無為之樂,我命由我不由天,信乎損而損中有益,豈小焉哉!
初九,剛決勇猛,信于損而即欲行其損,是以巳事遄往,損之必能無咎矣。但損之在初,恐其勇猛太過,有損而不正之失,必酌其是非可否,而后損之,方是損中有益,而無一咎之損。此損之須謹于初者也。
九二,剛而有得于中,道心常存,人心不生,陰陽和合,金丹有象,正宜謹固牢藏之時,若不知止足而又損益,反起人心,有昧道心,不利且凶。蓋以剛氣歸中,不偏不倚,弗可損益矣。此不損而亦不益者也。
六三,愚而無知,見景生情,不能損人心,而反用人心,求益而反有損,如三人行,則損一人矣。若知益中有損,而能損去人心之二心,益其道心之一心,陰陽相當,損中有益,如一人行,則得其友矣。此求益而必用損者也。
六四,純陰無陽,其疾已深,幸其柔而得正,以陰順陽,誠求他家不死之方,以損我家之沉 。不能損者亦能損,不速損者亦速損。損中有益,不但有喜,而且無咎。此損柔而求剛益者也。
六五,柔而得中,止于其所,虛心即能實腹,虛實相應,剛柔相濟,二五之精,妙合而凝,或益之十朋之龜矣。或益者,不求益而益,益出自然,非有勉強,乃返本還原之吉道,所謂“敲竹喚龜吞玉芝,鼓琴招鳳飲刀圭。”者在是。此損柔而剛自益者也。
上九,在損之終,是損之于無可損,益之于無可益,由明明德而止于至善。弗損益之,已是無一行之有咎,無一事之不正,全始全終,而得其吉矣。修道至于止至善,道心常存,金丹凝結,以是往而點化人心,無有不利者。蓋道心者主人,人心者奴仆,道心用事,一步一趨,皆是天理,私欲不生,雖人心亦化為道心,得臣無家,滓質俱消,“群陰剝盡丹成熟,跳出凡籠壽萬年。”此損益而歸于至善者也。
損之功用,至精至微,不拘成規,隨時變化,總以剛柔如一,止于至善無惡之地為極功。行損道者,可不誠信于損,全始全終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