恆(卦三十二)

恆 亨。無咎。利貞。利有攸往。

初六 浚恆,貞凶。無攸利。

九二 悔亡。

九三 不恆其德,或承之羞,貞吝。

九四 田無禽。

六五 恆其德,貞,婦人吉,夫子凶。

上六 振恆,凶。

注:浚音俊

恆者,久也。卦德上震動,下巽入,巽緩而動,動而從容,不即不離,心堅志遠,故謂恆。此真履實踐之卦,承上離卦而來。離者,明內而又明外,期于深造自得,明無不通也。但通明之道,非有恆心者不能。恆則專心致志,愈久愈力,不生懈怠,可以了性,可以了命,此恆有亨道,而又能無咎矣。但恆雖亨而無咎,尤利于恆之得正,若不得正,棄真入假,仍是不亨而有咎。彼世間盲修瞎煉之徒,入于旁門外道,以非為是,予聖自雄,負修養虛名,碌碌一生,至死不悟者,何嘗不能恆。但恆于邪道,不恆于正道,欲求長生,反而促死,及至年滿月盡,自無出路,咎且不免,安能得吉!故恆亨無咎之道,惟利于貞耳。雖然利于恆之正,尤利于恆行之正。曰利有攸往者,利在于恆,行其正耳。貞者,正也,理也。理者,身心性命之道。是道也,盜陰陽,竊造化,脫生死,出輪回,乃恆久之大事,非一朝一夕之功能成,必須柔巽漸進,由卑登高,由淺及深,一步步腳踏實地行去,方能奏效。蓋經久不易之大事,必經久不已之大功而后成,利貞之恆,利有攸往之恆也。但欲行其正,先要知其正,窮理盡性,以至于命,盡性至命之功,全在窮理透徹耳。

初六,在恆之初,不辨是非,而即深入,妄想久遠之事,是浚恆也。浚者,深也。不明理而深入,雖欲求正,反招其凶。此無攸利之恆也。

九二,剛而得中,深明火候,通權達變,恆于時而不恆以心,恆于道而不恆于事,恆之無形跡者。此悔亡之恆也。

九三,剛而居正,亦有志修道者。但剛而不中,急欲成功,其進銳者其退速,是不恆其德,或承之羞也。羞者,何羞。羞其志于德,而不能恆于德,志于正而不能恆行其正,遵道而行,又半途而廢,雖正亦吝。此有始無終之恆也。

九四,剛居動體,時在有為,如有田可耕矣。乃居于柔位,志氣不振,恆久抱道,不能行持,如空田而無禽相顧,何貴于剛。此無一為之恆也。

六五,柔而得中,無思無為,安常守分,志誠專密,可謂恆其一德矣。然貞一不二,以之避世養靜則可,以之盡性至命則難,故為婦人之吉,夫子之凶。此寂滅孤修之恆也。

上六,無而為有,虛而為盈,自尊自大,有己無人,是謂振起之恆。振起之恆,大極自敗,高極必下,終歸空亡。此自欺招凶之恆也。

然則,修道者,貴乎恆于正道,尤貴乎恆行于正道,方能有往有利,盡性至命,作世間恆久不易之大事,但須要識得藥物,知得火候,進退急緩,不失其正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