離(卦三十)

離 利貞,亨。畜牝牛,吉。

初九 履錯然,敬之,無咎。

六二 黃離,元吉。

九三 日昃之離,不鼓缶而歌,則大耋之嗟,凶。

九四 突如其來如,焚如,死如,棄如。

六五 出涕沱若,戚嗟若,吉。

上九 王用出征,有嘉折首,獲匪其丑,無咎。

注:昃音則(用四聲)   耋音蝶

離者,麗也,明也。卦體一陰附麗于二陽之中,虛中能明之象。卦德上離明,下離明,由此明而及彼明,由彼明而達此明,明內而又明外,內明而又外明。千明萬明,總是兩明,內明外明,總是一明,故謂離。此雄里懷雌,陽中有陰之卦,承上大過而來。大過者,陽剛太過,雄而不雌,任心造化,誤用其明矣。明者,離宮虛靈之氣,為人之神,心之主。心虛則靈,元神主事,明而得正,能以濟陽。心亂則迷,識神主事,明而不當,足以傷陽,是以離利于貞而亨也。然雖離利于貞而亨,若只知用明,不知養明,亦不得亨。夫用明者,外明也。養明者,內明也。外明必本于內明,用明須當先養明,是以又畜牝牛吉也。畜者,養也。牛者,順象。牛至于牝,絕不用剛,其性至順。人能以柔順養明,雌而不雄,回光返照,閉邪存誠,先明內而后明外,內外俱明,虛靈不昧,無一物能瞞,無一物能移,自明明德,而止于至善,其吉為何如乎!但明而致吉之道,有火候,有工程,稍有不謹,明而不亨,故明必至于內外無一不明,無一不正,方是明之利、明之亨、明之吉也。

初九,在明之初,不知養明,而即用明,履必錯然也。錯然之履,不但不能進明,而且有以傷明,惟敬之、博學之、審問之、慎思之、明辯之,自始自終,了然于心,而后篤行之,方無錯然之咎矣。此用明須當先求明者也。

六二,自知不明,而能虛心下賢求人之明,是謂黃離也。黃為中色,明而歸中,示己之無,尊人之有,雖愚必明,雖柔必強,不失其柔順之本質,其吉在于能虛心矣。此不明而求人之明者也。

九三,獨剛不柔,只知用明,不知養明,剛明太過,如日昃過缶之明,高極必下,明極必暗,是不能鼓缶而歌,則有大耋之嗟,不中不和,適以取凶而已。此用明而自敗其明者也。

九四,剛而不正,不能明內,即欲明外,是突如其來也。突來之明,躐等而求,性躁行偏,妄作招凶,焚如、死如、棄如,欲求長生,反而傷命。此不明而自以為明者也。

六五,居外明之中,所當明內而又明外者,乃懦弱無能,或見理不真,或力有不及,是以出涕沱若,戚嗟若也。然涕沱戚嗟,不敢妄作妄為,自守本分,亦致吉之道。此明而知己不明者也。

上九,居重明之上,剛而有為,既能明內,又能明外,既能明順,又能明逆,取象王用出征,有嘉折首,獲匪其丑也。人之真心如王,明明德如出征,明德而德即明﹔如有嘉功,除去人心,如折首惡﹔不強制雜念,如不獲從丑。用明而至折首之明,則后天一切客氣,不退而自化,寂然不動,感而遂通,內外光明,而無一毫根塵之咎矣。此明而至善無惡者也。

然則,用明之道,須要知雄守雌,剛中有柔,明而得正為貴乎!倘有剛無柔,不落于突如其來,即歸于日昃之離,不但不能增明,反而有以傷明。修道者,欲用其明,可不先養其明乎!